close

  近日,在中國科協年會女科學家高層論壇上,一組對比懸殊的數據很快抓住了張英傑的耳朵,這位昆明理工大學校長、雲南省女高級知識分子協會會長聽後意識到,婦女頂起半邊天的說法在科學領域只是個“泡影”。會場上,張英傑向這組數據的報告人、中國女科技工作者協會副會長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副主任高瑞平提了兩個問題:女博士多,女院士卻很少,原本具有規模優勢的女性科研工作者,最終未能轉為質量優勢,究竟為何?又該怎麼辦�5月24日《中國青年報》)
  要回答“女博士多,女院士少”這樣一個問題是非常簡單的。首先,女博士與院士是兩個不同的概念,不能簡單劃等號。眾所周知,在我國,博士專業涵蓋了包括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在內多個知識領域,而院士則是專指自然科學,故而女博士與院士不可同日而語。數據表明,2012年,我國在讀女研究生超過84萬人,占研究生總數的48.98%,其中女博士超過10萬人,占博士生總數的36.45%。
  同一年的數據還顯示,我國高校專任教師中女性有70多萬人,占全體專任教師人數的近五成,不過其中具有正高級職稱的女教師不到三成(28.57%)。而在中國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最高殿堂——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,女院士僅占院士總人數的5%左右。這是絲毫不必奇怪的。雖然我國的女博士為數不少,但目前她們從事的大多是文學、歷史、語言等專業的教學工作,女性即使能夠從事自然科學領域研究,也多集中在生物學、醫學等“硬度”較低的專業,數學、物理學、工程技術等專業仍大多為男性的“天下”。這就是為什麼女院士少的原因。
  另一個原因,我們不得不承認一個事實:女性從事自然科學的優勢確實不如男性,這與誰更聰明沒有直接的關係,其中的因素極為複雜,不是簡單幾句話就可以說清楚的。科學界女性科學家越來越少,不是中國獨有的現象,是世界各國普遍存在的問題。沒有人能給出一個如何讓女科學家越來越多的辦法,實際上科學成就這東西,不是你想達到就能達到的。
  其實,“女博士多,女院士少”是一個偽命題。事實上,“婦女頂起半邊天”的說法是一個政治意義的範疇,提倡女性參政議政、參與社會決策沒有錯,但是科學這個領域應該不分國界,不分年齡,不分性別。科學是老老實實的學問,來不得辦點的虛假。居裡夫人之所以成為人們敬佩的科學家,不是她的女性身份,而是她發現了鐳和釙,研究成果擺在那裡。我們不能以女性科學家少就以偏概全否定“婦女頂起半邊天”,因為女性院士少與“半邊天”的政治含義是兩碼事。最為重要的是,科學家的性別不是我們關註的焦點,科學家男多女少現象更不關涉婦女地位問題。
  院士分性別是一種誤區。院士頭銜標志著科研的水平。人大政協代表委員,幹部隊伍,可以搞一點性別平衡,院士卻萬萬不能搞性別比例,因為科學容不得半點摻假添水分。女博士能不能成為院士,邁入科學殿堂,只能靠實力,蒲諧曬禱啊�
  文/孫建清  (原標題:“女博士多,女院士少”不足為奇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r36hrzly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